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2-02 05:27:25
用手机看
你有没有听说过泸州的加密货币?没错,就是那个在网络上掀起一阵热潮的ORG币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,看看这个曾经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加密货币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。
2017年,一个名为ORG生命体的数字虚拟货币项目在福建三明市悄然兴起。这个项目宣称ORG币定量发行,永不增发,只会升值不会贬值,还具有流通属性,可以对接各种优质电商平台,甚至可以用来支付水电费、充话费、缴纳交通违规罚款等。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?
王某平是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之一,他带着熊某、张某英等人来到成都,并在泸州租用场地,成立了“铸鹰商学院”,专门用于ORG币项目的宣传、推广和培训。他们宣称,只要注册会员并购买一定数量的ORG币,就能产生静态收益,而且随着持币量的增加,收益也会水涨船高。更让人心动的是,通过发展下线,还能获得动态收益。
这个看似美好的项目背后,却隐藏着传销的阴影。王某平等人通过夸大ORG币的升值潜力,诱导人们投入资金。他们还规定,只有当下线购买500枚以上时,上线才能享有动态收益。这种模式,无疑是在制造一个金字塔式的传销体系。
2017年8月,王某平在福建三明ORG币项目人员的帮助下,开始在泸州运营ORG币项目。好景不长,这个项目最终被警方查获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审理后,王某平、熊某、张某英、张某因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,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ORG币的案例,让我们看到了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。虽然ORG币声称具有流通属性,但实际上,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。而且,这种通过传销模式推广的加密货币,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。
ORG币的案例,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在加密货币日益普及的今天,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市场。一方面,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,具有巨大的潜力;另一方面,我们也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,避免陷入传销的陷阱。
回到ORG币的故事,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诱惑的加密货币项目,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。随着真相的揭露,这个项目最终走向了灭亡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投资加密货币需要谨慎,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蒙蔽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。